3月3日,北京市一名高三考生居家参加“新高考”的适应性测试。北京市教育融媒体中心供图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英语老师马清燕通过网络直播设备给高三学生上课。陈彬摄(人民视觉)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高三学生通过视频直播“云加油”,为彼此鼓劲。余玲芳摄(人民视觉)清华大学招生办在直播平台举行云课堂直播。视频截图距离高考还有不到天的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高三学子仍居家备考,等待着回校的一天。一届学子的“人生大考”遇上一个国家的“疫情大考”,对于今年的高考学子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人生经历,也将成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他们正奋力拼搏,全力以赴迎接挑战,迈向新的人生起点。■线上模考,一场特殊的协作3月3日,一场特别的“高考”在北京市拉开帷幕。参加考试的5万余名高三学生,每个人都有专属考场——自己家。上午9时,考试铃响,身处客厅、书房的考生拿起试卷和笔,专注地答起语文试题。这是今年北京“新高考”的适应性测试。根据安排,北京、山东、天津、海南作为中国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从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3+3”模式,即3门统考科目+3门自选科目。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选考科目可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6科中任选3科。作为北京新高考的模拟演练,原定于2月25日开考的适应性测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迟到3月3日进行,考试地点也从教室搬到了云端。备战高考碰上新冠疫情,这对考生、家长和学校来说,都是一项考验。为了让学生更安全地拿到试卷,各所中学煞费苦心。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参加考试的学生既可以到学校领取纸质试卷或是将试卷“闪送”到家,也可以选择电子试卷直接作答。一些学校还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云监考”,每名考生的情况在屏幕前一目了然。为了模拟考试环境,很多学子各显其能。有的考生在桌前摆放了一块小黑板,把考试科目和时间写在上面。高三学生李航说,这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关于春节的,不少同学都写到了这个与疫情共处的假期。“我想这些难忘的记忆,也会伴随我的一生吧。”为了陪伴孩子顺利考试,家长也在忙前忙后。作为“监考官”,学生家长要模拟老师宣读考场规则、提醒考试时间、上传试卷照片。“拿起试卷那一刻,自己反倒心跳加速起来了。”有学生家长感叹,陪同孩子考试,高考临近的紧张感更强烈了。“这样一次特殊的考试,是个人和家庭的特殊记忆,是教育创新的尝试,更是共克时艰的协作。”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在4天的适应性测试之后,北京还将在4月上旬进行模拟志愿填报,帮助考生掌握志愿填报方法。在疫情影响下,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