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3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服务,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
山东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是山东经济的一个固有优势,与此同时,山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也十分繁重。因此,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并以数字化改造提升制造业,打造形成数字经济时代的制造业新优势,进而充分发挥两大优势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对于山东发展至关重要。
由下而上、由外及内,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全面融合
数字经济为何重要?
数字经济是全社会的数字化活动的经济总和,代表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兴经济形态,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已成为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已呈现出明显的“由下而上”“由外及内”的路径规律,即从下游消费品行业沿产业链向上游装备、原材料等行业延伸,从营销、服务等外围环节向研发、制造、加工等内部延展。
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态势发展迅速,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工业领域中超过85.5%的企业跨过了起步阶段,43.5%的企业进入了综合集成的深化阶段和创新突破的高级阶段;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稳步提升,设备数字化率持续提高,生产设备数控化率达到54.2%;
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领先制造企业积极利用5G建设改造企业内网,已经覆盖飞机、汽车、电子、机械、轨道交通、化工等多个重点领域,特别是5G+工业互联网,聚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从安防、物流等生产外围环节,向仿真、控制、质检等生产内部环节深层次延伸,有力推动制造业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向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
破解底层技术不足、企业业务重构难度大、标准话语权不够等难题
目前,山东制造业在数字化进程中,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我省工业门类齐全、企业众多,但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等关键指标看,我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2.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55.7%,低于江苏、浙江等先进省份,原因何在?
部分企业融合发展的意识不强。一些企业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