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 http://www.lesontuan.com/m/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体验式采访[湘潭大学年研;南京大学年研;中传年研;北京大学年研]
答: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直接投入到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体验生活,以获得新闻报道所需要的素材,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认识。体验式采访是新闻记者深入生活、体察民情的一种好方法,对于记者的思想作风和新闻写作都有好处。
2隐性采访[安徽师大年研;山东师大年研;湘潭大学年研;南京师大年研;上海大学年研;中传年研]
答:隐性采访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显性采访而言的,与“微服私访”相仿,通常又称作暗访。隐性采访通常适用于:潜入敌军、敌对分子、犯罪分子之中的采访活动;估计采访对象会拒绝与记者合作的采访项目;不宜公开记者身份的采访场合。此外,采写揭露、批评性报道常采用这一方法。我国传统的新闻理论是视隐性采访为禁区的,这是同过去“左”的政治空气相适应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与社会意识均呈现复杂化与多层次的态势及趋向,新闻采访手段也就必然相应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可以预见,隐性采访的潜在价值将日益增大。
3显性采访[暨南大学年研]
答:显性采访是相对隐性采访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记者在采访中主动向采访对象表明身份以及采访意图后再进行采访的采访方法。显性采访是一种常规采访,公开记者身份和表明采访目的,是构成显性采访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显性采访有利于采访对象了解报道的目的与意义,积极与记者配合,达成良好的采访效果。从使用频率来看,显性采访是记者最常使用的采访方法。从适用范围来看,显性采访适用的题材和内容非常广泛:既适用于对人物新闻的采访,也适用于对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既适用于对会议新闻、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军事新闻的采访,也适用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政法新闻的采访;既适用于表扬报道的采访,又适用于批评、揭露性报道的采访等。
4通讯[上海大学年研;湘潭大学年研;中传、年研]
答:通讯是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法,较详尽报道事件的新闻常用体裁。在叙描结合的基础上,可适时、适当使用抒情与议论等表现手法和相关修辞手段,使受众产生如见其人、如见其物、如经其事、如临其境的深切感受。在我国,最早的通讯是出自王韬在年编译的《普法观战纪》。真正在通讯上自成一格并有重大影响者是黄远生,《远生遗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报刊通讯为主的文集,由此也正式奠定了通讯在新闻体裁中的地位。目前,通讯体裁的主要题材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人物专访、新闻小故事、特写等。
5易地采访
答:易地采访是指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易地采访可以克服眼界狭窄、感觉迟钝甚至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等弊病,也是加强地区间、新闻单位间和各地记者间横向联系、优势互补的有效方法。
6突击采访[陕西师大年研]
答:突击采访是指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这种采访任务紧迫,事先无法从容准备,全靠记者的经验积累和临场发挥。具体要求是:记者必须闻风而动,迅速赶赴事件现场,要忙而不乱,冷静观察,尽快弄清事件的起因、性质和相关材料,并有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突发性事件的现场一般要实行严密封锁,不让闲人进出,常常连记者也在被挡驾之列。此时,记者更要下定决心,调动自己平日建立的一切关系网,使用一切能够使用的手段,最终冲破封锁,深入现场采集新闻。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采访的特征。
答: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相较于其他的一般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新闻性
新闻采访的直接目的是传播消息,为了报道新闻。而一般调查的目的大都是为了给有关部门提供制定或检验方针政策、开展工作的事实依据,或做出相应的判断与决策。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的不同,导致了新闻采访必须讲求新闻性,也就是“求新性”和“求实性”。
①求新性
求新性是要求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值得传播的信息和具有新意的事实上,要追求那些新闻价值大的新闻事实。同时,“求新性”还要求记者能够从“旧”的新闻事实中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方面,从而给受众一个全新的感受。
②求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是真实的,它不能有半点虚构和想象。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努力探寻事实真相。
(2)突击性
新闻是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的反映,讲求时间性是它的一大特征。
①新闻事实的发生与这一新闻被发布出去之间的时间差越小,那么这条新闻的价值就越大。如果错过时机,新闻事实就会贬值,有的甚至会失去采访和传播的价值。因此,新闻采访的调查研究必须要求“速战速决”。
②新闻采访的突击性的另一层意思是突发性。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突发性事件是不可预见的,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在采访过程中不可能像其他几种调查研究一样按部就班,记者必须以采访调查到新闻事实为第一要义。
(3)广泛性
新闻要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新闻采访所涉及的题材也是丰富多彩的。记者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同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采访所接触的范围大,没有固定的工作对象,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可纳入记者广阔的采访视野之内。因此,记者的活动范围、采访对象、采访领域都具有广泛性。
(4)灵活性
采访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记者需要广交朋友,与采访对象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决定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关系上的自由性。
①新闻采访的“灵活性”特征,要求记者熟练地掌握各种采访心理和采访技巧。
②新闻采访的“灵活性”还指采访具体方式的灵活性。有时采访是随机的,线索随时可能出现,采访范围和采访对象可能随时变动,这些都要求记者能够随机应变。
(5)公开性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获取那些值得向社会公众传播的信息。记者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社会大众,这决定了记者的新闻采访活动是公开的,而其他一些类型的调查大都讲究保密性,或者没有必要向社会公开。
采访调查的公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记者的采访活动是公开的。
记者的采访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在采访对象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使“隐性采访”,在结束采访和公开发表报道前也要让采访对象知道。
②新闻采访的结果必须公开。
任何新闻只要是受众需要的,都应该向社会公众公开。受众具有知情权,记者没有权力将采访到的新闻信息人为扣押。记者采访活动结果的“公开”程度也体现着记者活动的价值,知道记者采访活动结果的人越多,记者采访活动的价值也就越大。
(6)连续性
新闻采访活动是连续的。客观事物在矛盾中不断运动,不断变化,总有一个从低到高、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这种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连续性。
(7)时间的限制性
新闻采访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的全过程。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思维敏捷,动作迅速,争分夺秒地将新闻采集到手,传播出去。
(8)艰辛性
报纸天天出版,电台、电视台、网络时时开播和运作,记者天天得去采访,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还得三天两头熬夜,人的正常生活规律全被打破,很少有喘息、休整的时候。加上采访的项目每次不一,采访对象的性格又千差万别,记者又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完成任务,新闻采访的艰辛性程度可想而知。
麻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