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4日讯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为了完成这一伟大工程,无数航天人坚守岗位,付出了辛勤汗水。其中,很多人来自齐鲁大地。今天推出系列报道《航天城里的山东人》第二篇《马忠权:做一把永不出鞘的利剑》。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牛头山测量点有首名为《牛头山赋》的诗词,全文多字。它以牛头山测量点为依托,讲述了当地的地理风貌、历史渊源、航天梦想等等。作者,是今年41岁的马忠权。而为什么要做这首赋呢?马忠权告诉记者,“当时有感于我们航天事业上的强大,所以想写一首赋来表达一下激动的心情。我就感觉干这个航天事业是一件非常高兴快乐的事情。”
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后,马忠权没有去北上广等大城市,也没有回山东菏泽老家,而是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一名航天人。在当时还很荒凉的牛头山,一呆就是17年。马忠权介绍说,“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变迁,然后我们设备型号非常齐全,有光学,有雷达,有遥测遥控,然后而且我们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远程化程度,还有这些都是特别高的,然后它性能非常好,指标非常好。”
卫星发射,牵扯到发射、监测、保障等众多部门和岗位。与他们都不同的是,马忠权所操作的安控设备,功能十分特殊。主要任务是在卫星发射过程中,一旦火箭发生故障、偏离轨道,危及安全时,他们就将向火箭发送指令,将火箭炸毁。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马忠权需要应对的,就是那个“万一”。由于岗位特殊,马忠权和他的同事们深感责任重大。每次发射时,他们都静静的看着火箭飞行的各种参数,大气都不敢出。别的部门都希望自己的设备充分发挥作用,他们却盼望着自己的设备永远不要派上用场。马忠权非常欣慰地说,“十几年来我们也确实没有用过,这也是我们作为航天人最骄傲的一点。”
尽管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在上百次的发射任务中,马忠权每次都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当“一把永不出鞘的利剑”,是他和同事们的目标所在。马忠权说,“有一个提法就叫做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我们做这个工作的话一定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容不得一丝半点的马虎。”
闪电新闻记者宋福来通讯员车元元李长浩四川西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