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人口净流出89万,山东留不住人?”近些年来,类似这样的帖子充斥网络,这些网贴援引的数据真的靠谱吗?
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作为十年一次的“大摸底”,“权威性不言而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共发布了8个公报。与前几次普查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详细。
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万人。涉及到山东,最重要的一条结论是:十年人口数增加万,占全国比重不但没降,反而还增加了。
全国人口过亿的省份,山东位居全国第二
会上通报,全国人口与年的万人相比,增加了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年到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人口为人,占39.93%;中部地区人口为人,占25.83%;西部地区人口为人,占27.12%;东北地区人口为人,占6.98%。
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人、人、人、388人、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分别是广东和山东;在万人至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万人至万人之间的省份有17个,少于万人的省份有3个。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35.09%。
人口有流动再正常不过。国家统计制度规定,流动人口数据只有通过人口普查才能获得,其余年份只能通过年度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进行推算。
抽样调查方法有调查误差和抽样误差,对于一个过亿人口的大省来讲,以每年流出十几万人,占总人口的1-2‰,来得出山东是全国“人口流出第一大省”的结论,有失偏颇,很不严谨。
人口流出“错觉”缘何而来?
多年从事人口统计学研究的工作者、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田金方曾向媒体投稿发表自己的看法,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比如,小A户口始终在山东,年初开始连续三年在北京工作生活,那么这个人、、年3年均为北京的流入人口、山东的流出人口。
如果简单地将三年数据相加,就会得出山东3年流出人口3人的错误结论。因此说网上传的用5年数据相加得出山东净流出89万人是不准确的。
从山东流出人口看,近1/3的人口流向北京和上海,受当地户籍*策限制,这些流动人口多数难以在当地落户,一直处于“流出”状态。而山东落户*策早已不设“门槛”,外省来鲁人口能够及时落户不再算作“流入”人口。加之山东是高考、兵源大省,到省外就读、参*人员较多,无形中放大了山东人口流出情况。
应该看到,自年山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来,各项措施有力有效,经济发展稳步向好,人口流动活力增强,人口流出流入总体趋于平衡。
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作为生产基本要素之一,流入流出活跃,反映了一个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活力,反映了人们思想解放、区域营商环境优良。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中,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3.50%)。而山东省这两项数据均高于全国。
另外,有1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万人,其中,有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是超过了万人,其中便包括山东省。
发布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万人,与年的万人相比,增加了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年到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这些省份十年增量为负
十年增量为负的省份有甘肃、内蒙古、山西和东北三省,尤以东北三省情况较为严峻。这次公报显示,东北地区人口十年减少万人,且人口变化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总人口依然较多,但是出现了负增长。年,东北三省总人口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大,但比十年前减少了万人。
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为.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处于正常范围。
三是老龄化程度较深,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16.39%,提高了7.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人才储备丰富,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75%,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16年,东北地区这两个反映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指标,都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五是城市发展基础较好,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71%,在全国数据是排在前面的。
最新通报数据如下:
中国人口平均年龄是38.8岁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同时,人口增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生育观念、生育*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亿人以上。普查结果还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是38.8岁,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水平差不多。
全国大学文化人口万人
文盲率下降至2.67%
国民受教育程度如何?普查数据显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万人。与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人上升为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08%下降为2.67%。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分析,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举措取得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
我国0-1岁人口为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3.50%)。与年相比,0-1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
全国共有家庭户万户,家庭户人口为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年的3.10人减少0.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和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影响。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不足3人
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全国共有家庭户万户,家庭户人口为万人;集体户万户,集体户人口为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年的3.10人减少0.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人口地区分布,宁吉喆指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21个百分点
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万人,占36.11%。与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21个百分点。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
相比年上升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0-1岁人口为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3.50%)。与年相比,0-1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为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万人,流动人口为万人。与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我国仍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我国人口总量达到万人,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七人普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口总量万人,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的万人相比,增加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年到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个百分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十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尽管增速放缓,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10年间实现了13亿人到1亿人的跨越。当前我国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宁吉喆表示,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符合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数据也反映出我国正面临着结构性矛盾,比如劳动年龄人口、育龄妇女数量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等。
总体看,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同时,我国人口红利继续存在,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
此外,少儿人口比重上升反映了调整我国生育*策的成效。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较快,老龄化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7次人口普查结果呈现6个特点
①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②人口质量: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不断提升。③性别构成:总人口性别比为.1,性别结构得到改善。④年龄构成: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⑤人口迁徙流动情况: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⑥城乡结构: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济南时报、山东商报、东岳客、国家统计局、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