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山东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进一步提出,挖掘和阐发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章。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突出山东特色和比较优势,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与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融为一体,是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章必须破解的一道重大课题。
黄河文化与齐鲁文化
首先要厘清黄河文化的内涵。黄河文化是沿黄河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长期居于中国多元文化的核心地位。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文化河,黄河文化对齐鲁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具体来说,黄河文化与齐鲁文化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一方面,黄河文化是齐鲁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正是在与黄河的相处中,齐鲁儿女才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形成了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齐鲁文化。齐鲁区域作为黄河下游的入海处,在不断的黄河改道与变迁中形成了多元融合、创新进取的文化精神。
另一方面,齐鲁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化的“重心”所在。作为一度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齐鲁文化在树立黄河文化标志(儒学圣地)、凝聚民族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精神统一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打造“黄河故事大数据库”
其次要把握“黄河故事”山东篇的内容资源。
“黄河故事”的内容资源就是黄河文化资源。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山东黄河文化,在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资源表现形式具体包括:黄河入海口、黄河故道等自然景观资源,黄河故事、文献典籍、历史名人等历史文化资源,山东快书、胡集书会、黄河口草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魏氏庄园、南河崖盐业遗址群等物质文化遗产,渤海平原抗日根据地旧址、抗战故事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及以黄河精神为内容的现代大众文化商品和服务等。
要把握故事文本,就要树立数据库思维,爬梳沿黄地区文化资源,通过新科技赋能,建立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进而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文本保存形式,打造充盈丰富的黄河故事库。
在系统调研和梳理山东黄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存储和分析,构建山东黄河文化资源大数据库,为山东黄河文化后续发展提供数字资源支持;
积极推动山东黄河文化资源大数据库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融合,抢抓山东黄河文化产业新基建战略机遇,为山东黄河文化资源更广泛的应用、交流、评估和开发奠定基础;
基于山东黄河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将大数据的研究算法与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相结合,对其实施动态监控、量化分析和多维展示,这有助于山东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方向的研判。
建立“IP宇宙”,促进“分众”与“破圈”
最后,通过IP开发的方式,实现黄河文化品牌建立与增值。IP即“知识产权”,“黄河故事”山东篇应通过自身内容文本的再创作,以产业化开发的形式实现故事的“落地”与“开花”。
IP创作:山东黄河故事的叙事逻辑。
IP的价值源于内容对用户注意力的吸附。“山东黄河故事”是IP的核心创作内容,讲好“黄河故事”需要明确IP创作的叙事逻辑。在粉丝经济和媒介融合的双重驱动下,为了最大限度地延续故事内容力量、深化粉丝情感黏合、满足公众审美需求,以“跨媒介”为视角的衍生叙事成为不同媒介空间中甄选故事元素、优化文本逻辑、重构故事时空的重要叙事方式。
应摒弃以往以原生故事、传说为核心的打造理念,注重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要素的融合,注重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间的反哺作用,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丰富黄河故事体系;基于经典黄河故事资源,提炼具有代表性的黄河故事符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黄河故事资源和黄河文化符号数据库,为黄河故事的创作、创新提供资源基础;充分利用跨媒介衍生叙事方式,推动山东黄河故事在不同媒介、不同文本间的衍生性叙事,推动建立山东黄河故事的“IP宇宙”;强调黄河故事IP创作中的用户参与,推动黄河故事粉丝群体的形成和再创作活动;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推送,以合理恰当的营销方式强化山东黄河故事对粉丝的吸附力。
IP开发:山东黄河故事的创意与开发。
黄河故事IP的形成标志,是故事本身具有了广泛的认知度、标识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