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年上高一,马上要选科了,她想选历史,地理,政治,这个选择好吗?
这是我在平台上看到有位家长提出的问题,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实行新高考的省区,多数学校会在高一下学期组织学生选科,也有极少数高中学校在高一上学期组织学生选科。
一般认为,选科越早,教学的针对性就越强。但是在我看来,也不完全正确。分科最佳的时间就是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以后。如果选科太早的话,很多高一学生还搞不清自己在哪些学科上占有优势;如果选科太晚的话,重点又不够突出,各学科可能存在平均用力,会影响将来所选选科的成绩走向。
无论是实行“3+3”新高考的省份,还是实行“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都会存在“历史+政治+地理”这个组合。
“历史+政治+地理”的组合是传统的纯文科,在以前实行“3+综合”的高考模式下,“历史+地理+政治”就属于文科综合。
接下来,就聊聊这个纯文组合的优点和缺点吧。
“历史+政治+地理”组合的优点有哪些呢?1、先分析一下优点
整体来看,学习难度不大,容易得分。这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对这三门学科的学习,学生感到相对轻松。在我们这个地方选择政史地组合的学生主要有这么三大类:一是本身喜欢文科的学生,二是学习音乐、美术的学生大多会选择这个组合,三是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
历史学科属于典型的人文学科,学习难度不大,知识面要求广,学习和记忆有规律,比较容易得分,甚至可以拿到高分。
地理学科属于兼跨文理的学科,多数知识属于理解性的,比纯理科的物理、化学简单,比纯文的历史和政治的背诵内容要少很多,这门学科整体来看还是偏理的。
政治学科属于纯文科,记忆内容比较多,试题变化比较大,时效性比较强,题目内容不稳定,要想拿高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个组合的考生考上大学以后,对将来的考研、考公、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2、再看看存在的缺点
(1)报考志愿的时候,专业覆盖率较低。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学文科的学生似乎很好考大学,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从每年的高校招生计划来看,理工类大学的招生计划是比较多的,占比70%左右,理工类学生的录取机会远远高于文史类的考生(30%左右)。
选考物理+化学的考生,基本是过本科控制线就能被录取,而那些选择纯文科的考生,高考成绩至少要超出本科控制线几十分才有把握被录取。
(2)报考的志愿主要是不限选科要求的专业。比如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社会学类、图书档案学类、设计学类、政治哲学类等。理工科的专业几乎是不能报考的,也就是说,只要选择了政史地组合,将来报考志愿的时候,基本被排除在理工农医四大门类之外。
由于政史地组合的试卷题目比较灵活,比较难拿高分,并且区分度比较小,考生之间的竞争很激烈。
高一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组合呢?我们山东省实行新高考选科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各个学校也总结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我把这些经验进行了简单梳理,分享如下,希望能帮到更多的考生和家长。
1、哪些考生适合选择历史+地理+政治组合呢?
(1)对历史和时政比较喜欢,对这些领域的知识很感兴趣,作文水平比较高,在文科思维、形象思维、记忆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考生可以考虑选择这个组合。
对未来的职业也有一定的规划,比如不会选择理工农医等行业,准备在文学、财经新闻、社会学、哲学、政治、艺术传媒等行业发展。
(2)不准备报考、等顶尖大学的学生,只是想安安稳稳考个普通二本、三本,将来毕业的时候能够进体制内工作。这样的考生可以考虑选择这个纯文组合。因为根据有些网友的统计,发现了一个规律:普通二本、三本的招生计划,文科的招生计划远多于理工类的计划;同样都是普通二本、三本的毕业生,理工类毕业生的就业率要远低于文科类的毕业生,尤其是进入体制内工作。
2、对所有考生来说,选科的原则又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尊重兴趣,二是结合实力,三是回望规划。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在这个学科学习的时候,就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绩往往也会很突出。当然,学生对某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门课的老师是否感兴趣,如果很讨厌某个学科的老师,恨屋及乌,可能就会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否则,如果喜欢某个老师,爱屋及乌,就会喜欢上这门学科。所以说,我们每个当老师的,都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不要因为自己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所以说,学生在选择科目组合的时候,可以在一张空白纸上,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这几门课程列出来,根据兴趣爱好给排一个顺序(或者编上数字)。粗略的选科原则就是根据兴趣爱好的程度大小进行选科。
(2)高考拼的是实力。选考科目在高考中实行的是等级赋分,等级赋分的高低与考生在全省的排名有关系。排名越靠前,等级分就越高;排名越靠后,等级分就越低。
很多时候,考试成绩与兴趣爱好往往不匹配。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明明看到有些学生对我所教的科目非常感兴趣,两眼透出亮晶晶的光芒,思路也跟着我的教学节奏走,提问的时候往往也能回答正确,但是在考试的时候,成绩却不是很理想。
所以说,在考试成绩(实力)与兴趣爱好出现矛盾的时候,还是要更多地考虑实力才可以的。毕竟高考选拔人才是根据分数而不是根据兴趣爱好的。
(3)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选科。比如喜欢理工农医的学生,只能选考物理+化学+某个学科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喜欢当警察的,必须要选择政治这门学科才可以的;喜欢从事园林设计的,就要考虑选考生物;喜欢城乡规划职业的,要考虑选考地理等等。
3、几点注意事项
选科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考试成绩排名,包括各个单科的排名(主要是选考科目的排名),不要看原始分。这个排名看的范围越大越好(班级排名、全年级排名、全县排名、全市排名)。
要对选将要选考的科目作一个预判,有时候在高一阶段对某个学科有兴趣,但是随着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到了高二以后可能就感到学习很吃力,兴趣慢慢丧失了。还有一点就是要充分考虑选考科目的学生层次和人数的多少,这个关乎将来的等级赋分。
选科的时候是选择的学科而不是老师,不要因为你喜欢哪个老师,就选择他所教的科目,因为选科之后还要重新进行分班,教你的老师不见得是你曾经喜欢的老师。
希望上述分析能够帮到你。
#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