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清华教师学校高考文科状元回顾清华生活,
TUhjnbcbe - 2024/7/8 16:07:00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 http://pf.39.net/bdfyy/xwdt/
高三倒计时的牌子在不断翻页,面对延迟开学带来的心态不稳,如何把握复习节奏,不被焦虑吞噬?处在高二,没有高一的踌躇满志,又没有高三的紧张,如何在浮躁中安身?高一,面对知识结构巨变带来的不适应,如何梳理知识体系,养成良好习惯为今后奠基?本期”师说“,我们特别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同时也是南外高中年新老师祝继昌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与学子分享他高中三年学习成长经验,帮助疫情期间各位同学居家更高效开展学习。搬好小板凳,精彩即将开始~1、高中三年,拼尽全力究竟为了什么?在上高中前,很多人对于高中可能没什么概念,但是现在对我来说,我已经离开高中已经7年了,我时常会想起高中遇到的人和事,和朋友们聚在一块也会讨论起高中发生的往事,也都非常有意思。有的时候我做梦都会梦见我还在高考的考场上,或者又回到高一重新读了一遍高中。我就很费解:我不都受过一次虐了吗?怎么还来一遍?这就说明我高中对我的记忆是比较刻骨铭心。说起高中为我带来了什么,第一个是高考,这个是大家都要面临的一个事情,另外,你结交了很多的朋友,有非常多美好的回忆。最后,对我来说还有受益一生的习惯。我高中选的是文科,当时我是我们学校比较有名的文艺青年,担任文学社社长,校刊主编,文科比较好,高考也是学校的文科状元,担任班长之余担任了省优秀干部,所以说我的高中一路还比较顺风顺水。但是上了大学初入清华,因为我当时考的是英语专业,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有“外国语学校保送生”这种生物,我以为大家都是和我一样高考生进来的,结果没想到第一节课就受到了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老师上课用英语讲的东西我听不懂,同学发言我也听不懂,突然被碾压的焦虑感扑面而来。我在一个小城市长大的,去北京之后看到了非常多很有意思的事情,我突然变得茫然无措,身边大神除了学习之外,其它什么也都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心理落差。但我从小就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也不是说非要赢过谁,但我起码要让自己变得体面。在第一学期受虐之后,我利用时间赶快补上自己的短板,高中时候朋友也比较多,沟通能力比较强,于是参加了一些社团,慢慢才找回了自己的状态。到了现在毕业,我发现清华大学七年也算不枉此行,获得了两个学士学位,考过了英语专八,俄语的大学四级,聆听了许多大师的讲座,包括之前我特别敬仰的一个汉学家傅高义先生,我在清华亲眼见到了他;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去欧洲和日本进行海外交换,曾经一路从学院的学生会干事一直做到学生会主席,负责非常多的大型活动;想拓宽视野,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于是参加了一些行业实习,包括互联网实习,媒体实习,还有一些金融行业的实习。之前在腾讯实习,也是因为当时住在深圳南山,就觉得这个地方真的非常好。回顾清华生活,我认为在高中受虐过程中带来的一些习惯和性格上的一些优点,帮助了我在清华找到自己的方向,成为了一个在学生意义上还算相对优秀的存在。当然毕业之后,开启职业生涯的时候一切要清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作为学生身份,我认为高中三年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提升非常多。我的高中时代,每天早上大概7:00上课,晚自习上到10:30,是非常高强度的学习生活。在这过程当中,因为要面临非常多的知识积累,所以我善于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获取知识之后,要懂得总结和梳理我的知识体系。并且我有明确的目标,这到了大学时代就会转化成了另一种适应社会或适应校园生活的能力。首先就是永不言弃,我被大神虐了,还是要和大家齐头并进。其次,是我的自制力也要更强,在理解事情上逻辑更加清晰。最后一点比较重要,因为我高中的时候目标比较清晰,对自己生涯有明确的规划,所以我知道自己想要要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所以当老师也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这也是一个独立判断的能力。我想告诉大家,在高中大家经历过的一切,将来都会成为你未来能够继续发展的一个助推剂。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大家可能觉得现在的努力为了高考,但是我想告诉大家,从我的求学生涯当中,我真切体会到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听起来有点像我给大家灌鸡汤,但这是我的亲身的体会。首先要让自己变得幸福,让自己过得更好,或者获得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有可能有些同学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了,但是你可以让自己变得优秀,从而变得更加独立,不受制于人。就像《逍遥游》课文一样,不依附、不借助于任何事情所达到的快乐,那才是真正的快乐!我认为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效果的一个途径。第二,眼界,为了让自己能够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就像我喜欢的一部电影——《天堂电影院》说的,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大家在深圳可能觉得自己所见的一切已经非常好玩了,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或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有你没有体验过、不曾见到过的一个世界或者一个生活,当你看到这些的时候,你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有非常大的提升或者改观。第三,尊严,让自己做选择更加从容,或者面对危机还有路可退。有些人比如找工作的时候,可能就只有那么一份工作可供选择,你不得不去学,感觉是被社会逼成那个样子。但是有些人可以在许多选择中去选择一样,这是你可以选择的部分。有些人从五个offer当中选择了去当公务员,有可能他只有一个选择去做公务员,这两个概念也是不一样的,他心中的从容和尊严感是不一样的。假如你将来遇到了危机,你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其他一些退路。《论语》当中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君子不应该只作为一种工具供别人使用,而要有其他的一些可能性,让自己变得更加得全面。我认为这句话讲得非常有道理,所以我想高中能够带给自己的应该是受益一生的习惯。2、高一启程:培养习惯重视积累高一阶段的特征,从知识上,大家经历了一个难度陡然提升的状态,这可能不是平滑的增长,而是突然的跃升。很多初中生上了高中之后,突然不适应高中的节奏,本来初中学习挺好的,怎么高中突然什么都学不会,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当时我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因为所遇到的知识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种突然性的打击的情况下,自己很容易受到班集体或者其他人的影响,这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怎么解决?我觉得养成一个独立的学习习惯,能够让自己排除其他方面的干扰,能够和自己的过去说byebye,这非常重要。我对于高一同学的建议,首先是快速调整心态,一切清零,融入班集体,无论你过去多么辉煌,上了高中之后一切都是重新开始。请不要说自己中考成绩多么好或者多么坏,这对自己都没有用。我高中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从从初中升到高中产生强烈的不适应,这段时间里我们要看到大家的一个长处,能够虚心地向大家求教,比如说向老师和同学问题,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什么问题都要问,要经过深深思熟虑,能够找到自己的一个弱点,或者自己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再去问,一方面节约别人的时间,另一方面你能对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判断是自己现在知识体系不完备,还是说一个简单的疏忽?不要说有问题就去问,而是说要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第二,高一是大家打基础和积累的过程,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现在要学的东西要巩固好,积累好。我有一个策略,就是漏斗式的复习策略,稍后我会详细展开。第三,因为高中的学习生活非常丰富,并且学业也非常繁重,所以大家要把大任务化解成一个小任务,一个小任务去解决,把大目标化成一个小目标去解决,就需要一个提前规划的习惯。我认为我及时巩固,保证每天每一节课学的知识都能够学到,另外能够对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这是我高中到现在一直深刻影响我的一个学习习惯。首先我展开一下自己的学习策略,当时是怎么学习各科的。因为我从高一的时候学了物化生,在高二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学了。除了准备会考之外,我就主要展开语数外和政治历史地理。首先,在课上一定要紧跟学老师的思路,有些同学比较喜欢老师讲一句,在底下写一句。比如说语文老师讲一个知识点,他就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完整地记下来,老师讲数学题的推导过程当中,他把每一步都详细记下来。但这时候可能你就会遗漏到老师讲的一些细节,或者他一个推导思路。我建议上课的时候,像语文英语政史地,大家可以记在书上,我就比较喜欢记在书上,当然情况因人而异,只是一个建议。数学课学习,要跟上老师的推导过程,推导思路。因为学到了思路,你可以记很多的题,上课老师给你说一步,你不可能记住每一题,但是老师这个思路你可以用,如果能够理解这个思路,你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在课上的时候要专注于课堂。下课后,比如晚上写作业之前,你抽出5到10分钟对当天所学的课程有所总结和梳理,然后再去写作业。假如你一开始就去写作业,你有很多知识点没有理解,就会出现非常多的错题,对自己也是一个打击。我建议,如果在语文、英语和政史地的课堂老师讲完这个要点,你下课再把它整理到一个小的笔记本上,笔记本上只记要点而不记详细的内容。而数学,我的建议是老师上课讲的,假如你一听就会的可以先略过,但如果你觉得有困难的东西,你上课听完一遍,下课了你再推一遍,如果你自己能推出来,那非常棒,恭喜你掌握了。如果没有推出来,你再去问同学老师。我们当时有月考,还有期中期末考试。在月考的时候,我认为要把之前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包括在语文和英语,要着重去记录自己觉得很难的东西。比如说学了一篇课文,它的一个文言知识是怎样的,比如一个阅读题理解文章文意的题目,它的问题是怎样的把它记录下来。政治、历史、地理就把所有的要点,在每一刻你可能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记录,但是你在归成一个树状图就是一个大点,下面分成几个小点,每个小点再分成几个要点,以虚化的形式进行提示,这样你在看知识树的时候也能想起整个知识脉络,我当时就是这么做的。数学,我把之前做过的试题和练习题,把错题全都挑出来,然后一轮轮筛选。这是我的一个考试技巧,我学数学的话,会筛选三轮。第一轮做完之后,再把剩下的问题归结到下一个阶段,到了下一阶段再去筛选,这样筛选之后,大家都会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所把握,有所体会,我认为这也十分重要。所谓自学,就是同学们自学,老师领着复习配合的关系,是自己有一个计划之后,然后老师的一个提示是对自己一个方向的指引,或者对自己不足的一些指引或者是修订。期中期末考,是对于一个周期考核单元考试复习的加强。这时要着重记录一些易错点和易混点,我会专门准备一个小本,把一些容易经常犯错的地方记录下来。像数学我会记,比如说三角形的面积,一定要别忘了乘以1/2,圆锥的体积别忘乘1/3,这些点容易犯错,但是大家容易忽视的点,在重要考试之前,我一定会给自己提一下醒。祝继昌中学时期的历史课本我以历史学习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文艺复兴的巨匠风采》,我在学这门课的时候,我把老师强调的重点的关键词圈出来,并且以一个系统化方式给它标记出来,比如说文艺复兴它的背景是什么?在课本上,我首先写一个标题,文艺复兴的背景,标记这是第1个点。第2个点,比如说资产阶级的萌芽或者资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标记是第2个点,在课本上标记清楚之后,看起来比较乱,但当天的记忆会比较深。下课后我把知识点放到一个自己的本上,比如说罗斯福新政与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第一点根本原因,第二点主要原因,第三点导火索是什么,要用提示化的方式,要点化的方式表露出来,你不要把整句话全都抄到书本上,这是帮助我们学习一个提纲,而不是让你重新又抄写了一遍课本。我觉得这个画的东西能够让你之后复习更加有条理,你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如果记在自己的本上,你就知道这是要点,但如果你不记的话,最后你翻开课本哪都是重点,你不知道该从哪背起,我觉得这是帮助自己复习的一个思路。在月考或者阶段性考试的时候,我会把每节课放到一张大网上,比如说像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这里还是涉及了大危机原因我直接写。我把所有的知识全都放在一个网络上,在我背完整个的所有的基础知识之后,我看到这张表的,能把所有的要点全都回忆起来,我觉得这对我文科学习帮助非常大的一个因素。理科的基础知识学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理科最主要的当然还是要重复的刷题和做错题。学完一本书,我会把这一本书的重要知识点放到一个大的知识结构里。因为文科的答题特点之一是旁征博引,比如它问你一个事件的原因,它可能牵扯到前面发生的事情,或者牵扯到同时发生的事情,比如说中国的事情,比如说十月革命对中国新文化运动会有影响,如果你不把整个的思路或者历史逻辑、政治的逻辑放在一张大表的时候,你有可能就会忘掉这个点。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清晰大图的话,你就会在纵向和横向能够完全的了然于心,在长期的训练的过程当中,你就能很快去捕捉到这个点应该回答什么。这是对我帮助比较大的一个事情。文科很多选择题会比较灵活,它考察的一个知识点都会比较灵,如果你放了一个大体系,你可能体现不出来它考察灵巧的点,但是你在每次考试之后懂得去记录下这些细节,在将来就会有用的时刻,慢慢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就会有一定的功效。第二,养成提前规划的一个习惯。比如以准备月考为例,因为高中的生活实在压力比较大,课也比较密集,你需要知道自己这个时间段应该去做什么,知道如何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然后逐个击破,这样自己的成就感也会比较强。我相信大家也都会有拖延症或者效率比较低的情况,如果你有一个计划去规范着你,这样就会让自己少产生焦虑。我观察过很多同学,有的同学想起来今天该复习下个月考了,我从单词表开始背单词,然后从A开始背,过了五六天,然后又掐起来,该再复习一下英语,然后再从2班的B开始复习,以此类推,很多学科你着重复习前面部分,到最后发现没时间复习其他内容了。我和很多清华北大同学交流,他们都有同样的特质——比较喜欢规划。我分享一个自己考试复习时间规划的技巧,我首先会计算一下我备考的周期,比如说以月考为例就是30天,30天有4周,第一周我就温习一下之前那次考试我犯的错误,因为这个时候一些新知识可能还来不及复习。等到第二周开始进行复习,我会计算一个公式,我以两个小时作为一个复习时间的一个小的单位,称作A8,我计算一下,比如周一到周五晚上写完作业,可能也就两节课的时间可以复习,或者你可以下晚自习之后,自己还有一个小时,我就大概记为一个A,等到周末你休息的时间,除去你写作业的时间,可能大概有七八个A,全部一共有12个A这样你就可以把这个时间的小单位分给各个学科。第三,根据自己的优劣势调整。我高一的时候文科背得比较快,语文和英语的底子比较厚,但数理化一直是我的老大难问题。所以我在数理化上多分配一些时间,其他方面少分配一些,时间能够有所侧重,操作起来灵活性也比较强。最后,根据宏观规划去制定每一天要做的内容。有的同学反应自己不会规划,是自制力差,这个问题需要长期训练。我比较喜欢把计划摆在一个地方去提升自己。另外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你一定要有一个时间去调剂你的安排。比如说你周日安排一段时间,把前面没有复习的放到周日复习。因为很多同学喜欢从周一到周日安排得满满当当,结果发现周日你没法完成,下周不知道怎么办了,然后就放弃了,然后再重新开始,然后心态崩了。但实际上,你要给自己一个弹性的时间,这是做计划的时候非常重要的地方。举个例子,我是怎样分配时间的,我一般会按照高考三轮的复习时间,去安排自己的复习。比如说第一阶段,第一周的7天,我就分析上一个阶段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两周的时间,我把语文和英语的课文从第一课一直看到最后一课,把每一课老师讲的重点知识根据结合教辅去背一背。理科就筛选第一遍错题,文科是记住每一个时间内一个节点。第二轮复习语文和英语,着重复习之前背的时候一些词法或者语法上的困难,理科继续筛选错题,文科再根据我之前说的框架再去背一些要点。第三轮就在考试的前一天和考试的当天。考试前一天,我不建议大家去攻克一些难题,因为之前我在上自习的时候,经常看见身边的同学去攻克一些难题。比如说前天晚上一共三节课,结果自己琢磨一道题,琢磨了一节课,那也十分浪费时间。如果你前期的工作做扎实了,这个时候你就要回归课本,文科的看自己的知识框架,理科的就去看重点公式,把公式记牢了。如果公式背错了,你这个题全白瞎。这是考前一定要注意的事情。高三第三轮复习进考场之前,大家就不要再去背什么概念了,因为如果你看一些概念突然背不过,或者说你看一些题突然又不会做,你的信心上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我的方法是在进考场之前的半个小时,就看自己之前写的那些易错点,那些看起来很容易很细节的问题,之后你这次考试的印象会比较深。因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大家的记忆曲线离复习的时间越近,记忆力越强。我觉得现在就要着重去准备这个事情。3、高二攻坚:系统梳理、有的放矢高二,高一的习惯可以延续到高二,如果高二的同学在高一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刚才强调的复习策略和规划时间的策略,现在也完全来得及。现在培养这个意识,等到高三就会更加游刃有余。这两点对我来说是十分受用的。高二的阶段特征,知识上首先是有分科学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这段时间,本来是学了9科,现在是6科,假如你偏一科,你付出的代价就要比高一的时候要大,所以这时你一定要着重把短板给补起来。高二的一个心理特征,既没有高一时的踌躇满志,可能高一自己成绩不太好,受到打击,缺乏进取心,然后又还没到高三真正紧张的时候,这个时候班级经常会陷入一种浮躁的状态。当时我所在的班级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当时我作为一个班长,天天管纪律,头疼得很,分科之后同学成绩变动也比较大,大家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所以在这段时间,首先还是要定心,别人浮躁,自己不要跟着浮躁,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好选择。首先关于分科的问题。从现实来看,理科生的选择确实会多一点,但是不管文科理科,如果你学得好,如果你足够优秀,都会有很好的出路,现在的择业方向非常的丰富,我觉得完全不必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另外一点,你适合做什么,你真正的兴趣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一定要自己想清楚。有的同学非常喜欢历史或者地理,但是你考试就是考不出来,可能在学习上,你在理科上会更加有天赋,你的逻辑思维可能更强。在这方面,你要结合自己之前的成绩,做出一个理性的判断。另外,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其他方面的协调关系,我认为你的未来是以你现在的努力作为基础的,但是你现在想守护的一切都是以你的未来做为基础的,所以大家要目光要放长远,如果有些东西你想现在守护,我觉得用你的未来,用你光辉的前途去证明它、去捍卫它,将来如果有更高的平台,你的一些兴趣爱好可以得到充分的施展。我在大学的时候就体会到,自己感兴趣社团或者各种平台真的是非常多,自己完全有机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做一些取舍,比如说可以把更多的专注力放在学习上,在这个时间要抓住一些自己的短板,尽力地去改善它。在这一段时间在文科理论上都要有一个系统化的思维。在文科方面,你对自己之前的基础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梳理。然后在这个阶段你就要对一些专题进行一些提示,因为面对试卷还有一个试题的分布,你要有针对性地去准备。比如说语文和英语,一些基础知识和单词词法的重难点之前可能有涉及,但是语文的一些阅读答题思路,比如说文言文之或者为有哪几种用法,它对应的一个例句是什么?这个时候你要有意识去总结,包括诗歌鉴赏或者阅读理解,你一些答题思路,比如说常用的有哪几种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叙述方式……这时你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比如说问你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你不能按照以前的感觉去答,你要用思路去答,比如说它的表层意思是什么,它的深层意思是什么,你可以介绍一下这句话讲的什么意思?如果这句话很难懂的话,最后你再讲这个句子有什么意义?有可能它的采分点可能只涵盖其中两三点,但如果你都答上,效果也是挺不错的。在训练时间长之后,你就会有质的提升,政治、历史、地理我认为都要刻意去总结,因为这些学科答题特点就是你答到一个点,其他的一些知识都会牵扯进来,你需要去旁征博引,比如说政治,你就要对你所学的政治、文化、历史、哲学这几本书都要有一个统筹的概念,在你答题的时候能够瞬间想起这个知识点,它讲的是什么,有哪些知识点可以佐证,这个东西我觉得是值得训练的。因为在大学的时候,当你写论文,你就需要论证这个点,就需要去旁征博引,就要用到文献数据去做证明,其实高中的文科也是在训练这方面。历史是一个横向的历史特征,比如说讲到晚清,你一定会讲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会讲到它一些历史思潮的演变,比如说洋务运动或者戊戌变法等思潮的演变,还有纵向的发展脉络,比如说你讲儒家,你讲宋明理学,你必然会讲前面的董仲舒天人合一……这一定会有个阶段性的催化作用。地理答题角度,比如说地理位置或者人口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这些要点,大家要有意识地去积累。理科,我和许多理科同学也交流过,他们去不停的去做错题,他们往往会把一个错题本由厚变薄。我一共有三个错题本,但是很多题都是重复的,比如说从高一到高二有一个大的错题本,到高三有些重复的,我一看就会的题,我把它删掉,再去梳理到另一个错题本,最后三个月,我在梳理到另一个。最后那个错题本,我一共只记录了条典型题目和提示。最后就是一个把书读薄的过程,你到最后你就非常清楚这个题它想要考什么,或者试卷里它会出现哪些题,你就能想到相同的一个例题。这样的话你解题上会有一个方向,未必能写得出来,但是你有一个方向,甚至还有步骤分,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之前一个数学的笔记本,在右边我就会提示,极重要注意事项的汇总。4、高三攻坚:熟能生巧,稳中求进高三,同学们进入一个全面整合和灵活运用的阶段,这个时候大家会突然陷入一个焦虑或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因为大家会被高考压力所带来的紧张感感染。这个时候班级的学习氛围普遍比较浓厚。这一阶段在成绩上凸显的一个特点是差距会越来越小,随着不断的复习不断的演进,大家差距会越来越小,这个时候的容错率就比较低,大家就非常需要注重一些细节。我的建议在复习安排上还是遵从老师复习的大节奏,然后自己有一些独立的小节奏。在大节奏上,去跟随整体的节奏去查缺补漏,回顾要点,把书本的原理透彻理解。小节奏就是在大家都在这么做的时候,大家要自己清楚自己的短板哪里,在做一些小的缝缝补补,从而去了解知识的短板,实现人书合一的状态。到了最后大家的一个状态,比如说语文和英语,虽然说阅读和作文可能是比较难把控,但是在一些基础题,比如说选择题,到了最后大家一般都不会错,这个就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需要自己长期的一个积累。数学常见的,就是这个题不一定看了能解出来,但是看了觉得自己似曾相识。达到这个的话,你就知道一个大致的方向,你就可以初步尝试解这个题,这样就已经比上来就不知道它要考哪,进步很大了。政史地的话,像我到了最后在复习政治和历史的时候,我合上课本,我能想到从课本第一页到最后每一页的每张图,它页上有哪一句话我都能回忆起来。不夸张的说,当时很多到了高三最后的阶段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说历史一个线条,从一开始到最后都能够想到,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这几个方面都发生哪些大事件,从而有一个全盘的思考。这是大家争取未来需要达到的一个状态。我接下来讲一些复习的技巧,首先是有效率地学习,不要被带节奏,大家上了高三之后,容易被这种焦虑感裹挟着走。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同学们都学到凌晨凌晨两点,我晚上看到有的同学家里的灯到一两点都没有关,我也跟着这么学,但是到了第二天就特别困,特别的累。经历了一个学期之后,高三上学期我的成绩不升反降,我总结自己白天就感到非常困,效率很低下,然后晚上特别精神,这样我觉得起到一个颠倒的效果。最后,我晚上10:30下课之后,11点之前我就回家睡觉,第2天运用一些细枝末节的时间去补上,去完成我的一个学习的目标。我觉得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式是比较重要的。第二,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上了高中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在那里,未必是一个宏远的目标。比如说你有一个成绩相仿的同学,你可以和他有一个良性竞争的观念,你们可以互相帮助,但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成绩比较靠前的同学,请不要因为自己现在遥遥领先而觉得可以停滞不前了,因为当你觉得自己很安全很舒服的时候,往往处在危险暗流涌动的时候,因为你不太清楚自己达到什么位置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我有过一个体验,我高二的时候一直是年级文科第一名,因为我们当时人也比较少。到了高三突然来了一个复读的同学,他已经复习过一年了,第一次考试他比我高了20分,我比第3名高了10分,这带给我巨大的心理冲击。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下课后,本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围着我问问题,结果变成都围着他的问题,当时就给我一个很大的触动。后来我们两个比较学习,他的文科基础比较好,相对于他,我的数学比较好,所以我们两个互相交流,形成了比较好的一个互帮、互助、互补的作用。后来我们模拟考试的成绩差不多,最后高考的成绩我稍微比他高一些。同学的竞争关系并不是你死我活的这种关系,因为你在高考里,和你一同竞争的人是全省的同学,而不是对方,你们两个如果相互有这种合作和竞争关系的话,对你们两个都有好处。第三,细节决定成败。复习到最后,大家都掌握到一定规律了,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差。可能有一些小的因素,会造成两次成绩差别比较大。最后就是温习旧题,巩固提升,用新题检验成效。上高三之后,大家会接触到非常多的新题,我认为在做新题之前一定要把原有的题给解决清楚,然后再去做新题,这样也会比较有经验,也会比较有借鉴。我们传播学有一个概念叫选择性吸收和信息茧房的现象,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学习也是一样的。大家做新题的时候,觉得自己原来会的题刷一个对一个,感觉很爽,但是实际上有一些问题依然在那里,你没有解决。只有你把那些新题转化并且攻克,把原来的短板补上,你才能去拓展新的可能性。比如说你打王者荣耀游戏,有些同学包括我比较喜欢建小号,为什么要建小号?因为和比自己稍微弱一点的对手打会比较爽,但是实际上对你的技术没有明确的提升。学习一样的道理,一定要注重错题一个归纳和整理。从现在开始,大家一定要养成比较好的身心健康的习惯。我知道平衡效率和自己的心态是非常难的事情,可能需要外力帮助,但这是需要重视的一件事情。首先,我们建立一个比较强大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那一年一共两个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另外一个考进北大的同学,之前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20多名,我们全年文科班一共才多个人。他最后的成绩是我们的第2名,再加上他有计算机的自主招生,他就一下子去了北大,他的成绩相对来说提升非常快,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他会有这样一个大的爆发。我跟他是哥们,知道他非常自信,无论年级20多名,他也觉得“我能考上清华北大”,他真是这么想的。当时他经常跟我说“这有什么好学的”,但实际上他在暗自使劲,也非常有自信。最后这种自信心理状态在考试的时候不一定又会转化成一个巨大的提升,但它一定会比较大概率的去帮助到你的考试,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第二,要正确看待成绩,毕业几年之后,每次你考多少名真的记不起来,或者你到最后考试多了,你根本就不关心你的排名是怎么样的。但最主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的每次考试都会都是一次实战演练,都是对你现有的问题的一个一个检验,所以要正确地往这个方向去看待,而不是说过多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华教师学校高考文科状元回顾清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