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在临沂市临沭县,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工厂,主要吸纳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就业。今年,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他们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转型。“幸福的起点”系列蹲点报道今天播出《扶贫车间里的别样人生》。
紧赶慢赶,谢中波还是晚了两分钟,错过了去杭州的高铁。当天直达的高铁已经没有票了。谢中波从小下肢残疾,在临沭县经营着一家服装厂。一大早,厂里来了5名智力残疾人。为了把他们安顿好,谢中波多嘱咐了几句,耽误了去杭州寻找订单的行程。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的工厂陷入困境,甚至一度停摆。
临沭县华裕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中波说:“进了一部分原材料,在车间里堆着,也没法裁剪,也没法生产。这些员工整天打电话,什么时候能上班,什么时候能上班?”
谢中波的工厂有多名职工,四成是残疾人。作为当家人,谢中波整宿睡不着觉。情急之下,他琢磨着转产防疫物资。在临沂市工信局的帮助下,他从三间厂房里拿出一间改造成生产一次性隔离衣的洁净车间。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张兴琢说:“一旦这些残疾人失去了工作岗位,就很容易返贫。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两天的时间就办理了所有的手续。随着疫情不断好转,谢中波的三间厂房全面复工。但这时,新的麻烦来了。”谢中波说:“国外的疫情又严重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突然发现,后续的订单没有了。那时候,工人全部回来了。”
没有订单就得找。
但是青岛、广州一圈走下来,谢中波一无所获。他把希望寄托在了杭州,那里有几个多年的老客户。错过直达杭州的高铁,谢中波只能选择中转,几经周折,赶到杭州时,已是下午四点。
记者问谢中波为什么还带了双拖鞋?
谢中波说:“这不这些年都习惯了。原先我走路脚不平,每走一步,都崴得脚脖子钻心的疼。但一开始创业的时候,又得走很多路去拜见客户,所以每次走在马路上,我就穿着拖鞋,快到客户门口的时候,我就找个角落把皮鞋换上。”
到了杭州,谢中波第一个拜访的就是老客户李海燕。这些年,她没少帮忙。
杭州美盈公司总经理李海燕说:“我们其实订单是并不乐观的,但是(他的)企业不能因为疫情而倒掉了,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的。因为我觉得,他在做一些我一直想做的去帮助更多的人的事情。”李海燕挤出来30多万件服装和隔离衣的订单,给了谢中波。
拿到这笔宝贵的订单,谢中波急匆匆赶回了临沭,开始加紧生产。谢中波说:“拉着拉着(布)头就斜过来了。拉布的时候布拽得紧了,拉完布又缩回去了,造成(布比版)短了这么一块,这个版不能用了。”
由于智力残疾,两名工人在加工一个批次的布料时,出了差错。这样的问题,谢中波一天不知道碰到多少回。心急如焚的他赶紧找来裁剪车间的负责人王琪处理。
王琪是一名聋哑人,来厂里之前,家里一贫如洗。
临沭县玉山镇东一村村民王琪的表婶杨典美说:“因为先天性聋哑,始终找工作也不好找,找了多少家,都让人家辞退了。”
经当地残联介绍,谢中波接纳了王琪。王琪也是第一个来到这里上班的残疾人。从一名学徒干起,十几年摔打下来,王琪从服装行业的门外汉变成了厂里最好的设计师,精通裁剪和打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版,王琪终于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长期地磨合,谢中波能用手语熟练地跟王琪进行交流。
谢中波说:“配合得很默契,像王琪现在就可以从我说话的口型上他知道我要表达的是什么。”在这个无障碍工厂里,王琪不仅脱了贫,还成为谢中波的得力干将。更让他欣慰的是,在这里找到了一生的伴侣。
临沭县华裕服装有限公司员工王琪的妻子吴伟伟说:“他很帅!很聪明!工作很棒!”生产上的事已经让谢中波忙得不可开交,他还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