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1日,山东大学百廿校庆学术活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色化会议在青岛举办。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中国*法大学*进教授,山东大学(青岛)常务副校长韩建新,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肖永平教授等4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实务界人士参加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北京市金杜(济南)律师事务所协办。
开幕式由山东大学(青岛)人事处处长、山东大学法学院*委书记于向明主持。山东大学(青岛)常务副校长韩建新对各位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办学情况特别是法学学科复办四十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为扎实推进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人才培养工作,为服务国家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中国*法大学*进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山东大学法学院在当前国际背景下主办此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色化会议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应当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内涵的基础上,深入研讨其特色化发展。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周长*教授总结了山东大学法学院长期以来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色化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及取得的成效,并介绍了法学院近期与一些涉外律师和青岛海事法院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色化方面分别合作开展的新探索。北京市金杜(济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任战江律师在致辞中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保障,期望与法学院校开展更多的探讨与合作,共同为建设高水平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贡献力量。
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肖永平教授主持了第一环节的研讨。*进教授指出,涉外法治人才的具体培养工作应坚持五个结合,即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结合、知识理论传授与实践培养结合、国内培养与国际培养结合、国内法教育与国际法教育结合,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杜焕芳教授认为,国际公法人才紧缺、国内高校培养模式同质化、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是当前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山东分会秘书长助理马瑞萍就贸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理念进行了介绍。山东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董立志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呼唤一流涉外法治人才》为题分析了企业涉外法治工作存在的痛点与解决方案。北京市金杜(济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蔡海东律师提出,涉外法治人才须具备国际化视野,了解境外主要国家的法律制度,